面对几何倍增的塑料微粒污染,如何保障饮水安全?

瓶装水中真的含有大量塑料微粒吗?每升瓶装水中含有高达24万个塑料微粒,塑料微粒对我们的饮水、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亟需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提升水处理技术、加强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构建健康、安全的饮用水环境。

        尽管塑料微粒的存在已广为人知,但公众对其在饮用水中的具体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却知之甚少,这导致了日常生活中对此类隐形污染的普遍忽视。你是否知道一瓶瓶装水中能含有多少塑料微粒?

瓶装水塑料微粒含量

        当前,塑料微粒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定义,但其广泛存在的事实不容置疑。从海水、废水、淡水到食品、空气,乃至我们日常饮用的瓶装水和自来水,微塑料的踪迹无处不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显示,每升瓶装水中竟含有高达24万个尺寸小于1微米的塑料微粒。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高温暴露及瓶盖开闭等日常行为均能促使微塑料释放至水中。此外,美国一项研究还指出,其国内94%的自来水样本中均检测到了塑料纤维的存在。


        早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便发布了《饮用水中的微塑料》报告,系统阐述了微塑料的来源、传播路径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微塑料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物理特性可能造成的伤害;二是其所携带或释放的化学物质(如游离单体、添加剂及环境吸附物)的毒性作用;三是微塑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群落(生物膜)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尽管关于微塑料在人体内的最终归宿、迁移路径及具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但现有证据表明,这些微小颗粒能够轻易穿透肠道及肺部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甚至抵达心脏与大脑,对全身各系统构成风险。

        微塑料对健康的多维度影响:

  • 血液系统:微塑料在血流中穿梭,可能加剧体内炎症反应,长期暴露甚至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 心脏健康:研究表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中,高达60%的主动脉内含有微塑料或纳米塑料,且此类患者术后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升高。
  • 神经系统:微塑料与神经元蛋白纤维的相互作用,可能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进程。
  • 肠道健康:炎症性肠病患者粪便中的微塑料含量较常人高出50%,且病情严重程度与微塑料含量呈正相关。
  • 呼吸系统:呼吸摄入的微塑料不仅影响肺部结构,还可能触发免疫反应,危害全身细胞健康。


        鉴于塑料微粒尺寸微小(常小于5毫米,甚至达到纳米级),传统水处理技术“混凝、絮凝、沉淀/浮选过滤过程”虽能去除1微米及以上的大部分塑料微粒,但对于更小的微粒则力有不逮。需要采用纳滤膜(孔径约0.001微米)与反渗透膜(孔径约0.0001微米)等膜分离技术才能有效去除更小的塑料颗粒。此外,鉴于水资源的广泛应用,微塑料易通过食物链进一步累积,使得防控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微塑料污染已构成一个复杂而紧迫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亟需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提升水处理技术、加强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津ICP备19004572号